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有过这样的困扰,学习没动力,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,进展缓慢,一直在努力,但总是很难达到目标。
今天要说的内容很重要,关系到我们做事情的方法论问题。
举个例子,更快地帮你代入场景:
假如你想做自媒体,方向是知识博主,请问,你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?
一部分人会说,开个公众号、视频号,再开个某音、某红薯,每天写篇文章、拍个视频……
如果你也是这么思考的,那今天这篇文章,你打开对了。
1、做事情的两种顺序
第一种:我感觉、随兴做、走不通
第二种:先看见、找落差、补落差。
这两种逻辑,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。
第一种顺序:我感觉、随兴做、走不通
这种顺序基于直觉和即兴反应,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。
行动往往是基于当前的感觉和兴趣,而不是长远的计划或深思熟虑的策略。
当遇到障碍或困难时,由于缺乏预先设定的目标和应对策略,可能会导致行动失败或走不通。
第二种顺序:先看见、找落差、补落差
这种顺序强调目标设定和系统性规划,以及对现状与目标之间差距的认识。
“先看见”意味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愿景,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地。
“找落差”涉及对当前能力与目标之间差距的识别,这需要自我评估和客观分析。
“补落差”则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来缩小这些差距,实现目标。
2、先看见
2.1 看什么?
看到一种可能性,
看到做成的样子是什么,
看到自己要去的地方。
总之,你得先看清楚自己成功的样子是什么样的。
比如,你想成为一名知识博主,那去找10个这个领域的大V,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、他们目前的状态是不是你想要的?
下面这句话我非常喜欢:
你无法成为你没有见过的样子。
强如教员,也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,看到了经典的唯物辩证法,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加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2.2 怎么看?
首先,你得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,并随时地查看这些渠道里的内容。
你需要让自己置身于各种新鲜、有趣的信息流中,比如听听播客,看看博客,参加一些在线课程,或者翻翻那些刚上市的新书。这些都能帮你找到那些能激发你灵感的火花。
其次,你还得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,不要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转,要敢于跳出舒适区,去尝试新事物,去接触不同的人和观点。
3、找落差
为什么要找落差?
因为落差就是机会,因此正视落差就是正视机会。
去找落差,又可以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进行:从“道/法/术/器”四个层面衡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。
“道”:涉及资源、系统、战略、框架。
比如,你可能有一个创业的梦想(目标),但你目前可能缺乏必要的资金、人脉网络或者商业计划(现状)。这个差距就是你在“道”层面上的落差。
“法”:包括方法、知识、模型。
你可能想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,比如学习数据分析(目标),但你目前可能只掌握了基础的Excel操作(现状)。你需要学习更高级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,这就是你在“法”层面上的落差。
“术”:指操作、步骤、技能。
假设你想要学会做饭,但你现在还只会做一些简单的料理(现状)。你需要通过实践和学习来掌握更多的烹饪技巧和食谱,这就是你在“术”层面上的落差。
“器”:指物理工具、数字工具。
如果你想要提高工作效率,可能需要更好的电脑硬件(目标),但你现在的电脑配置较低(现状)。你需要升级你的设备,这就是你在“器”层面上的落差。
4、补落差
补落差,就是如何通过高效的行动,快速弥补差距。
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循环:“学习-做事-获得反馈-改进”。
这四个步骤,周而复始、每日精进。
学习:在这个阶段,你通过阅读、上课、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。这是为了弥补你在“道”、“法”、“术”、“器”四个层面上的不足。
实践:学习之后,你需要将新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。这可能意味着在工作中尝试新的方法,或者在生活中实践新学到的技能。
获取反馈:在实践的过程中,你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反馈,或者通过自我评估来了解自己的表现。这些反馈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,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。
改进:根据反馈,你对自己的行动和策略进行调整,以更好地接近目标。这可能涉及到改变学习方法、调整工作流程或者更新你的工具和资源。
这其实就是一个PDCA的过程。
真正的高手,其实并没有什么秘密,只不过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,比别人更认真、更坚持。
请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