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互保虽然很多人已经加入了,因为0元加入吸引了千万支付宝用户,那么不少人会关心这样下来一年要平摊多少钱?因为相互保这项保险是一人出险大家公摊平分保费。“相互保”是支付宝推出的一项健康保障服务:芝麻分650分及以上的蚂蚁会员,满足健康条件,就能先享受保障,后参与分摊。在他人生病时,“伸出援手”均摊费用,在自己生病时,也能一次性领取最高30万元的保障金。 ![]() 这种“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”的互助体验一经推出,就受到了用户的关注,上线9天、加入人数突破1000万。 “0元”加入先享保障的模式,虽说吸引了众多的用户,但也引起了许多的疑问。根据“互相保”付费机制设定了详细的流程规则,每月固定的公示日将会对当期出险案件进行公示,并接受有关的异议投诉。经过公示无异议的所有赔付案件产生的保障金,加上协议规定的10%的管理费,会在分摊日由所有用户均摊。 ![]() 虽说如此,但究竟我们有可能为此付出多少成本?划算吗?为啥官方说每年一两百,网上有人说600多,还亮出了精算公式?别急,一切用数据说话。 先看官宣中的示例: ![]() 而信美总精算师对于“分摊以实际情况为准,那一年下来自己到底要付多少钱”这一问题的回复,应该也是基于以上测算: 相互保的分摊额度与相互保成员的实际重疾发生率高度相关,而实际重疾发生率受人群的年龄分布、性别分布、地域分布等多种因素影响。基于中国的重大疾病发生情况,我们预估相互保第一年每个人的实际分摊额度仅需一两百元。 一两百块,对应30万的赔付,那真正是便宜的。但是,这个钱是咋个算出来的呢?俺们不是精算,不会算呀,老司机带带我~~ 这不,老司机没等来,倒是等来了号称有精算背景但是算起来粗糙无比的这么一个公式: ![]() 网上有人看不下去了: ![]() 有相关专业人士表示, 精算是非常严肃的专业,保费的推算和厘定更是如此,随便调整一个假设,结果可能就大相径庭了。且不说计算中完全忽略了儿童群体,而且假设如此随意(竟以身边的人为例),真的是很不精算了。还有“未来十年的重疾发生率为男性0.2%,女性0.23%”这个发生率,这个数怎么来的?如果不知道计算过程,可以忽略。 当前来看,不管是100或者200元,作为普通老百姓,最简单的方法是可以观望。哪天分摊额超出你的心理预期了,退出就是。 关于这个问题,又有人纠结了,我前面尽给其他人分摊费用了,还没轮到自己发生呢,你说让我退出,说得容易,我前面交的那些钱呢,做贡献了吗?我想,人生是无法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,我们能做的仅是买好保险,做好保障。 |
请发表评论